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武术人才,满足现代社会对武术人才的需求。

來源:24直播网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随着现代社会对武术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我们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武术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

  • 培养综合素质全面、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武术人才。
  • 满足现代社会对武术人才的需求。
  • 为武术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体系改革

改革课程体系,增加综合素质培养科目。如:武术理论、武术史、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等。同时,优化武术技术训练课程,提高训练效率和质量。

2. 教学方法创新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等。同时,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3. 评价体系改革

改革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公正、全面的评价机制。既要考核武术技术水平,也要考核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等。同时,重视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4. 实践平台建设

建设多样化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机会。如:武术比赛、表演、社会实践等。同时,加强与武术行业、社会团体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5. 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既要聘请武术名师,也要引进其它学科的优秀人才。同时,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提高教学水平。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以下意义:

1. 适应社会需求

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武术人才的需求,为武术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 提高教育质量

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武术人才。

3. 促进武术发展

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为武术的振兴和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武术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武术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武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如何推进“作业当堂清,书包不回家;我们快乐学,个个顶呱呱。 ”山东烟台中小学生中流传的这段童谣,反映了近些年来当地实施素质教育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喜人局面。 同时,一项对全球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现状的担忧和反思。 这一正一反的例子说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破除应试教育的弊端,是教育改革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今天,我们正处于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为何备受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所有适龄儿童“不花钱,有学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达26.9%;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大幅增加,2012年将实现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我们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同时,当前教育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特别是素质教育问题十分突出。 不论是学生抱怨课业负担沉重,还是家长感慨为子女“择校”的奔波,不论是人们诟病各种“补习班”的畸形发展,还是老师诉苦在升学率面前“压力山大”……都反映了全社会共同的呼声——改变应试教育现状,实施素质教育。 为什么素质教育聚焦了这么多人的关注,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日益转向创新驱动。 只有高度重视和发展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抢占发展主动权和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素质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兴国必先兴学,强国必先强教。 现在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差距,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差距。 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大批一流的人才,才能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发展的质量,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素质教育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 在很多父母心中,子女是整个家庭的中心,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寄托了几代人的希望。 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让青少年成为身心健康的人、人格健全的人、学有所长的人,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才真正有盼头。 素质教育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正处在由全面普及向质量提升跨越的阶段,“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日益凸显。 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推动我国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 芬兰:教育创造竞争力 近几年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中,北欧小国芬兰一直名列前茅,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究其原因,在于完备的教育体系和良好的创新环境。 芬兰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自始至终贯穿着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高中教育把培养综合素质高、有创造力和合作精神、能够独立探求知识的社会成员作为根本目的。 高等教育鼓励学生创新,被广泛使用的Linux操作系统,就是赫尔辛基大学的一位学生开发出来的。 多年来,大学为国家和企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成为芬兰国家创新体系的坚强基石。 素质教育为何难落实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从那时起,素质教育就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理念。 国家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先后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各地也大胆探索,创造出不少有益经验。 但总体来看,素质教育仍未真正破题,“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 面对愈演愈烈的学生“负担重”、“择校热”等问题,人们不禁感叹,“素质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为何素质教育人人叫好,落实起来却举步维艰呢? 社会竞争压力巨大。 当前,我国就业等各方面竞争日趋激烈,行业间社会地位悬殊、收入差距扩大。 同时,社会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还是学历、成绩、名校,对很多人来讲,只有考个好成绩、进入好学校,才能找个好工作。 这种压力必然驱动考试竞争不断升级。 优质教育资源短缺。 虽然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优质教育资源“粥少僧多”、分布不均的状况没有根本缓解。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独生子女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争取有限的资源,只能通过考高分拿到进入名校的“通行证”,这无疑助推了应试教育。 教育改革滞后掣肘。 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 比如,一些地方还固守“唯升学率”的教育评价机制,升学率高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升学率低就“一无是处”。 考试招生制度“唯分是举”,以至于一些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围绕着升学考试转。 另外,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传统文化观念影响。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受上千年传统文化和科举制度的影响,人们普遍把升学作为成功成才、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把命运的改变、社会地位的提升仅仅寄托于上大学、上好大学,这也是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重要土壤。 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要把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度解读 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推行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成为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源头。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大中小学都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 2006年9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施行,素质教育进入依法实施阶段。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上海市构建义务教育质量“绿色评价”体系 为改变以学科分数作为教学质量唯一评价标准,形成让广大中小学生快乐学习、促进素质教育的更科学全面的“指挥棒”,上海市构建了义务教育质量“绿色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十项绿色指标: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学生身心健康指数;跨年度进步指数。 ■200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2011年,名首批免费师范生毕业,全部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在中西部的中小学任教,39%到了县镇及以下的中小学任教专家点评 义务教育本应是素质教育 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九年义务教育本来是国民素质教育,但在一些地方被异化为所谓的精英选拔,由此导致的人格教育缺陷令人担忧。 一些学校在教育理念方面仍然存在“分数压倒一切”的误区,甚至发生用“绿领巾”、“红校服”这种特殊标记来评价学生之类的教育歧视事件,严重损害了一些学生的人格尊严,忽视了未成年人的权利。 素质教育为何需协力共推 提起素质教育落实难,人人都有一肚子苦水。 有专家形象地用“家长焦虑、学生郁闷、教师困惑、社会迷茫”,来形容人们的纠结与无奈。 如此这般,就陷入一个素质教育人人期待、却人人无力,应试教育人人声讨、却人人助推的“僵局”。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学校的事,也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 只有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落实的良好育人环境,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 政府是主导。 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事业,让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各级政府应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强对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指导。 按照4%的目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行政部门不应用升学率对学校进行排名和奖惩,不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宽松条件。 学校是关键。 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各级各类学校都应树立正确办学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真正把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关爱每个学生的进步,为他们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 家庭是基础。 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成长的第一站。 不少家长怀着望子成龙的期待,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不顾子女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学“奥数”、考证书、上“占坑班”……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手”。 其实,这是对教育规律的扭曲,而很多家长或浑然不觉,或无可奈何。 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为根本,不能盲目地揠苗助长,甚至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子女身上。 应该配合学校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避免“学校减负、家长加压”,把家庭变成“第二战场”。 此外,社会对人的评价机制、用人机制,对教育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 应该倡导正确的人才观,改变单纯追求学历、追求文凭的倾向,形成使用人才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观念。 大力营造“身份无高低、职业无贵贱”的社会风气,消除行业歧视,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使人们不再仅仅靠拼升学、拼职业赢得社会尊重。 努力消除社会浮躁之气、功利之风对教育的侵蚀,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真。 百姓心声 ●素质教育就是要避免这样的怪圈:幼儿园读小学的内容,小学读初中的内容,初中读高中的内容,高中读大学的内容,而大学读幼儿园的内容——学习如何做人。 ●没有钱办不好教育,有了钱不改革体制和机制问题,同样办不好教育。 ●凡是与考试有关的教育,我们做得“过度”了;凡是与考试无关但与孩子发展相关的教育,却做得“不及”。 ●一边对应试教育口诛笔伐,一边却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一边大谈素质教育,一边却把考试分数、升学率作为评价办学质量的最重要标准。 ■内蒙古呼和浩特从2012年起,在3年内新建、改扩建56所公办幼儿园,解决“入园难”;明确规定中小学班额的标准,解决“超编班”问题;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划片、免试、就近”入学,逐步消除“择校热”现象。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目前我国职业有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并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考试评价制度怎么改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从入学考到毕业考,从期中考到期末考,从中考到高考……自入学起,每个学生都要经历不计其数、名目繁多的考试。 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考试作为评价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必然还会长期存在。 但考什么、怎么考,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落实的成效。 理想的考试评价制度,可以实现“一手托两家”,既能满足对各类人才的选拔,又能始终把正评价导向、教育方向。 为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中考把日常评价与毕业考试评价结合,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 高考在部分省份进行自主命题改革,一些高校开展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招生。 这些探索对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在现行考试评价制度下,考试依然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对学生的评价仍然集中在考试分数上,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集中在升学率上。 特别是“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不仅“指挥”高中,左右初中,而且已经影响到小学甚至学前阶段。 有人提出“高考不改,素质教育就不会成功”。 为此,必须通过改革,建立起更加合理、公正、公平和科学评价学生的体系。 调整考试内容,变“为考试而学”为“为选才而考”。 现行考试评价制度,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测试,缺乏对综合素质的考查,其结果是学生“学习是为了考试”,选拔出“背多分”。 纠正这一偏向,就要对考试内容进行调整,努力使考试科目和命题内容进一步贴近时代、社会和考生的实际,更科学地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2年以来,在全国范围推行“3+X”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改革,目前全国有16个省份进行自主命题考试,考试内容更加灵活丰富。 探索分类考试,变“格式化”为“个性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考试忽略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多层次、多样化人才的选拔。 为改变这种现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院校则可以单独考试或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主要依据。 这样就能依据不同的标准,选拔不同的人才。 2011年开展了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入学考试试点,高职单独录取考生约66万人。 推行多元录取,变“独木桥”为“立交桥”。 长期以来,高考是依据单一考试成绩来录取,很多学生因一次失利而影响一生。 目前,正在健全多元录取机制,高等学校普通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同时积极探索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多种方式。 目前已有90所高校探索自主选拔录取,为广大学子跻身大学校园提供了更多机会。 实施素质教育,既要通过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合理评价学生,也要建立对老师和学校的科学评价机制。 应完善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对教师的德、识、能、绩等进行全面评估,改变只凭学生考试分数评价教学成绩优劣的做法。 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评价制度,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纠正单纯以升学率评判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倾向。 ■《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2011—2015年)》提出,将逐步推行本科与专科(高职)入学分类考试,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继续执行全国招生政策,统一组织考试,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山东省自定政策,单独组织考试、录取。 深度解读 何为多元录取机制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多元录取,简单而言就是指不唯分数录取。 具体情况是: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突出、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 教育教学改革怎么深化 实施素质教育,涉及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全方位调整。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在教育教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打破不合理的应试教育体制机制,才能激发课堂教学活力、学校办学活力,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目前,教育教学改革仍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学用脱节、课业负担沉重、学生厌学等问题突出,既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又制约素质教育的实施。 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健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体制。 优化教学内容。 在很多学校,课程内容“老旧死”,超时排课、挤占副课现象突出。 2011年年底,修订后的义务教育19个新课程标准发布,减少了课程容量、降低了课程难度,更加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应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既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又不随意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去动手、去锻炼。 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认知和接受能力,落实好有助于提升人文和科学素养、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现在很多学校仍然沿袭着“一块黑板一支笔,一人从头讲到底”的“填鸭式”教学,使课堂乏味、学生厌倦。 要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钻研、勤于动手,提高学习的能力和效果。 素质教育的实施,课堂教学是最直观的体现,而背后则需要整个教育体制全面“发力”。 必须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全方位改革,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教育规划纲要对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应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克服行政化倾向,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避免千校一面。 创新多种办学形式,促进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缓解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增加教育选择机会,满足人们多样化教育需求。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又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和各种高素质的劳动者。 教育是家事,更是国事;是今天,更是明天。 全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给每个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给亿万家庭一个幸福美好的希望,给国家民族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2010年10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从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三个层面,明确了改革的重点任务和试点地区、学校名单,标志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 图为秦皇岛东港镇第二小学支教老师在给孩子们上音乐课。

哈工程大学分数线

院校专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 ——北国冰城哈尔滨市。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 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2007年,成为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共建高校。 2019年,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 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获批建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 140.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3.76万平方米。 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 设有17个学院(系、部);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1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 图书馆共有藏书733.77万册。 ,学校面向国家和国防重大需求,以船舶与海洋装备、海洋信息、船舶动力、先进核能与核安全、智能科学 5个学科群为牵引,打造特色、通用、基础学科相互支撑、优势互补、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体系。 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 国家一级、二级重点学科各1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一级重点学科11个。 现有本科专业6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教育部特色专业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和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29个,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获得A+和A-等级,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全部进入全国前30%。 ,学校现有教职工 2924人,其中专任教师189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190人。 教师队伍中现有院士8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4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其他国家级人才39人;“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24人。 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8个。 ,学校现有学生 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6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博士研究生2900余人。 学校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国际化进程,坚持“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可靠顶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乐于探索、务实笃行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高素质人才,优秀学生典型不断涌现,自2016年起,1人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最美大学生”,4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3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 近年来,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等国际国内各类赛事中获得国际和国家级重要奖项逾千项,“E唯”代表队连续两年获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E唯”机器人创新团队、“创翼”创新团队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5名学生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先进集体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胜杯,大学生创业联盟连续五年获“全国十佳KAB创业俱乐部”。 2011年成立创业教育学院。 学校被授予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本科生、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毕业生以“可靠顶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维持较高水平,连续15年位居黑龙江省榜首,毕业生去向主要为“三海一核”主体领域及国家战略重要领域,近80%毕业生投身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半数以上毕业生在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就业。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获奖占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获奖总数的40%。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4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00多名共和国的将军、部长、省长、院士,3000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领军和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工作一直是学校发展的先行力量,不仅以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曾摘取世界第一的桂冠。 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减振降噪、船舶减摇、船舶动力、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水下探测、核动力仿真、大型船舶仿真验证评估、高性能舰船设计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现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 当前,学校是我国首座数值水池虚拟实验系统的联合牵头研制单位,是我国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两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智能船舶核心设计研发单位。 为我国首条三体搜救艇、万吨集装箱船、豪华游轮、钻井平台等新船型开发及深海工程装备研发提供了全面的基础技术支撑。 在国内首次完成 5艘UUV水声组网。 学校研制的悟空号深潜器成功自主下潜至7709m,是目前我国自主下潜最深的无人无缆深潜器。 学校研制深水高精度水下综合定位系统,保障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多次深潜任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研制新型水下无人潜器并列装部队,填补了我国水下无人作战装备空白,亮相装备发展成就展和国庆70周年阅兵,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作为第三方验证评估单位全过程支撑航母工程实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项目57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0余项。 学校获评“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和首届“国防科技工业突出贡献奖”。 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 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为首批14家国家认定的实验室,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对俄科技合作平台。 牵头成立“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舰船动力”“先进海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获黑龙江省认定。 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学校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 与包括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挪威科技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五大船级社等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企业在内的 25个国家100余个单位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 学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育资源。 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联合成立“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中英首个船海特色合作办学机构;与英国阿伯丁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与乌克兰国立南方师范大学联合成立“孔子学院”,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高校,2017年以来学校先后成为“中国政府原子能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项目、“居里夫人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单位,获高教学会“全国来华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牵头成立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简称ICNAME),是“北极大学联盟”“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每年选送500名教师赴国(境)外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每年选派900多名学生到国际知名大学交流学习和访问。 每年接收1500名左右国际学生来校进修学习。 ,近 70年来,学校坚持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培育的“哈军工”精神,形成了“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凝炼了“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形成了“忠诚、坚韧、团结、创新”的校风、“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教风和“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 当前,学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及龙江振兴发展为使命,以“双一流”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紧紧抓住“三海一核”领域及东北振兴的国家战略机遇,以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开启全面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新航程。

其他信息: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北极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联盟牵头单位,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 学校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地址在哪里

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地址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各校区地址为:海珠校区(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51号,邮编);花都校区(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西30号,邮编)。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由广东省主管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本科学校。 2、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简介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前身为1955年创办的广东教育行政学院,1960年更名为广东教育学院,同年,广东工农师范学院并入。 1970年停办,主体下放至肇庆地区新兴县,先后创办了肇庆地区师范学校和肇庆师范专科学校。 1978年复办,1982年被确定为省属成人师范本科院校,并于同年开始举办成人师范本科教育,1985年开始举办普通专科教育,1990至2008年举办普通本科教育。 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201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以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已任,凸显教师教育特色。 以学前教育和小学师资培养为重点,培养造就教育情怀深、专业基础实、实践技能强、信息素养高、发展潜力足的教师教育人才。 在聚焦师范教育主业的同时,适度发展非师范教育,促进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协调发展,为广东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培养“人格健全、文化知识广、专业基础实、职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树立“教学以学生为本”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学分制改革,带动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及教学保障机制改革与创新。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全方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学校主动服务广东省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在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尤其是薄弱学校快速优质化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

更新时间:2024-10-11 02:24:40